本帖最后由 胡宝江 于 2021-4-3 17:03 编辑
对未来趋势的研判,我特别喜欢和投资人聊。 为什么? 因为投资人会用真金白银为自己的研判买单,看错了,是要赔钱的。 2020年7月,我带领“问道中国”的企业家组员们,参访了天图投资,当面向CEO冯卫东请教。
天图投资,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品领域的投资机构。 冯卫东,曾荣获清科集团2019投资界TOP100投资人、福布斯2018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TOP100、2016年胡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TOP100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投中、36氪等榜单机构评为中国新消费领域10大投资人。 他们投资的企业,你一定听过或者见过: 小红书、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飞鹤、钟薛高、鲍师傅糕点、瓜子二手车、江小白等等。 我们向冯卫东请教了什么? 还能是什么,一定是很多人最关心的,在投资人眼中,2020年之后,趋势会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冯卫东冯总,一个坚定的科学主义者,分享起来绝不藏着掖着,把他压箱底的投资逻辑,以及趋势判断,创立品牌等方法论,都倾囊相授。 干货满满,绝不鸡汤。 下面,我就把冯卫东分享的这些非常有价值的思考,分享给你。
1.新趋势:用慢变量预测趋势、布局未来。
经常会被问到,作为对未来、对趋势要用真金白银下注的投资人,我们是怎么预测趋势的? 短期的未来,我们是无法预测的。 但是,有些由慢变量决定的,长期、趋势性的东西,因为变化很慢,方向是单向累计的,是人类社会认知累加的结果。 这些,还是可以预测的。 那么,这些由慢变量决定的可预测的趋势都有哪些? 我们先从需求端角度来说。 第一个由慢变量决定的趋势就是:收入提升。 在和平年代,人均收入这个变量是单向累积的,会一直缓慢而持久地增长,这会给整个消费都带来持续变化。 第二个是:教育提升。 现在的很多家长,其实是教育获益的一群人,因为读书,可以从小地方考到大城市。 所以,家长们就会非常有意愿在已被验证的成功路径上,在下一代上投入更多。 第三个是:寿命提升。 这是个综合的结果,在工业革命之后,我们整个人类的人均寿命提升的非常快。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有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多岁。 第四个是:家庭变小。 这个趋势是城市文明带来的变化。 中国过去几千年都把四世同堂作为家庭的理想。 但是现在,子女结婚后基本都会出去自己组建家庭,甚至现在单身的也越来越多。 以上这四个趋势,收入提升、教育提升、寿命提升、家庭变小是在需求端,由慢变量决定的深刻变化。 下面,我们再从供给端,一起看看,未来会有哪些慢变量决定的趋势。 第一个是:市场变迁。 就以渠道变迁为例,过去我们觉得互联网是一个非主流的渠道,现在已经成了主流渠道。 以前央视是主流的媒介,现在湖南卫视的快速崛起,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网络媒体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个是:技术赋能。 充分利用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做技术赋能,这将变成每个行业都必须要做的事。 过去很多人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就是降维打击,互联网技术是杀手锏。 但慢慢的,互联网将变成基础设施,每个行业自然生长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 第三个是:成本变化。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建立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覆盖全民的安全网络。 这势必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成本变化。 第四个是:监管变化。 未来,政府对经济各方各面的监管会越来越多。
— —
以上,是我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给你介绍的8个由慢变量决定的趋势。 这些都是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做品牌,看不到这种变化,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2.未来属于新品类。
那,这些趋势性力量,要怎么落实到我们具体做企业上来呢? 我们认为这些趋势性的力量会落实到一个叫品类分化的东西上。 什么意思? 选品类是我们品牌投资的一个基础。 那为什么我会说,趋势性力量,最终会落实到品类分化上? 一个品类消费者越来越多,一定会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 那这部分不能被有效满足的群体,如果比较小,那就只能忍忍了。 但如果这部分群体比较大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企业,有品牌,有产品去满足他们。 这些针对小众需求而生产的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大到一定程度。一个新品类也就因此诞生了。 这就是品类分化。 就以鞋子为例。 以前,我们去买双运动鞋,直接跟店员说买运动鞋就行。 现在不能这样说了。 现在如果你说,买一双运动鞋,店员会问你,什么运动呢? 你说球鞋就行。 店员会问你,那是什么球呢?足球、篮球、羽毛球? 这就是品类分化的力量。 未来属于新品类。 属于能理解这个趋势,顺势而为的创业者。
3.新品牌:凭什么是你,而不是在位巨头。
这时,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可能会遇到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那就是,凭什么是你创立新品类、新品牌呢?而不是在位巨头? 关于这点,有很多理论研究,今天我来说说我认为的一条创业者有几率战胜巨头的路径。 什么路径? 那就是做巨头“看不上、看不懂、来不及”的事。 第一,我们先说:看不上。 哪些是巨头看不上的事呢? 我列举3点抛砖引玉。 那就是:小众需求、非标准化、潜力隐秘。 巨头体量大,所以一旦开动,它喜欢做的是前景清晰、标准化、大众需求的事。 这时,那些巨头看不上,小众需求、非标准化、潜力隐秘的事,就是创业者创立新品牌的机会点。
— —
第二,我们再说:看不懂。 我还是列举3点供你思考。 那就是:新媒介、新渠道、亚文化。 什么意思? 就是说,作为创业公司,你一开始不要进入传统的媒介、渠道、价值网络去和巨头正面PK,要充分利用亚文化、新媒介、新渠道。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亚文化、新媒介、新渠道的做法,特别酷、新潮。 这些做法,大品牌不能放下架子、放下身段去做。 这也就给了创业者打造新品牌的机会。
— —
第三,最后我们说:来不及。 什么是来不及? 就是作为创业者,你做了一件巨头看不上的事,比如,用巨头看不懂的新媒介、新渠道、亚文化,打造一个新的品牌。 随着时间的发展,亚文化就成了主流文化,新渠道、新媒介就成了主流媒介、主流渠道。 这时,巨头再想做,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来不及。 你也可以说是你相对在位巨头,拥有了先发优势。 那这种先发优势都有哪些呢? 从需求端来说,有3种先发优势:品牌效应、网络效应、迁移成本; 从供给端来说,也有3种先发优势:规模经济、学习曲线、要素垄断。 除了这6种先发优势,还有范围经济这个先发优势,既属于需求端,也属于供给端。 我们一个个来说。
1、品牌效应。 当你是品类开创者的时候,最开始跟你竞争的品牌会非常少,一旦当你的品牌定义了一个品类的时候,后来者已经没有再做的意义了。 就以江小白为例,江小白的走心文案火了之后。其他品牌再像江小白一样做,还会有顾客主动拍照发朋友圈吗? 很少会有了,因为大家已经审美疲劳,感觉不新鲜了。 这时,后来再想做到江小白的效果,要花可能不止10倍的钱。 这就是品牌效应先发优势。
2、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的概念现在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 互联网领域的公司很多都具备网络效应,比如微信。 那在消费领域,有没有网络效应呢? 有的。 比如茅台。 如果跟一个比较重要的人吃饭,你即使不了解对方是不是喜欢喝茅台,但是你拿出来不会犯错,对方也会感觉到你的尊重。 因为茅台是一款好酒,已经在消费者中达成了共识。 但是,如果你拿出一个没有达成共识的酒,你可能要花半小时去跟对方解释,这个酒哪里哪里好,有什么来历。 否则,你担心对方会误会,你不尊重他。 这种共识,其实也是网络效应,也是先发优势。
3、迁移成本。 迁移成本,就是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用户自己也会投入一些资源在这个产品上,如果不用这个产品了,那么他投入的资源也就清零了。 比如网盘。 几年下来,你用百度网盘存了2个T的资料,这时候有一个新的网盘工具,比百度网盘可能还优惠。你会换吗? 很可能不会。 为什么? 便宜那些钱,相对于你把这2T的资料迁移到新网盘上,你一想,还是算了吧。用原来的吧。 这就是迁移成本先发优势。
4、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量越大成本越低。 作为创业者,你先做,如果你不犯错的话,通常你的规模就是最大的,成本也就是最低的。 所以,在同样的价格之下,因为你成本低,你还能挣钱,但是别人再加入已经不挣钱了。 这就是规模经济先发优势。
5、学习曲线。 什么叫学习曲线? 就是,你刚开创做这事的时候,不复杂,消费者也能容忍你产品的不完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断的微创新,这时后来者的进入成本就非常高了。 因为他要推出的产品不是和你第一代产品比,而是和你现在推出的产品比。 但是你现在的产品已经迭代了很多版本,后来者短时间没办法做到这么完善。 这就是学习曲线先发优势。
6、要素垄断。 什么叫要素垄断? 就是,你作为先发者,你有机会拿到一些稀缺要素,比如专利配方、比如牌照,甚至名字。 这些要素,你先占有了,后来者就没法做,或者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做到和你一样。 这就是要素垄断先发优势。
7、范围经济。 什么叫范围经济? 就是,消费者一旦喜欢你的一款产品,有很大几率也会连带着购买你的其他产品。 还以茅台为例。 茅台在生产、发酵过程中,没办法完全标准化,那就会让酒的质量参差不齐。 但你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些酒都制造茅台啊。 那些质量低一些的就做成了茅台酒的其他子品牌,把它卖出去。 这时,如果你不这样做,都倒掉,其实也会增加茅台酒的生产成本。 这就是范围经济的先发优势。
— —
所以,作为创业者,在未来,凭什么是你,而不是在位巨头能打造出一个新品牌呢? 我给你建议的路径是,做巨头“看不上、看不懂、来不及”的事。
最后的话
怎么样?你听完这些什么感受。是不是,和我一样,感觉受益匪浅、醍醐灌顶。在和冯总交流的最后,我问冯总,投资人是什么?‌他说,投资人是穿越者。是通过看清慢变量的方式,穿越到未来,看清未来的底牌,然后回到现在,用真金白银,甚至全部身家下注。祝福冯总穿越成功。也祝福所有创业者,可以成功挑战巨头,打造出属于你的新品牌。祝福。
个人铁律(五不签)
| 自己不清楚条款,不签! | 客户不清楚条款,不签! | 对客户家庭不了解,没有合理方案,不签! | 公司明星产品,只推给适配客户,不适合客户,不签! | 客户要求返佣, 不签!
敬请关注【胡宝江个人订阅号】
长期认真的为朋友解读保险的相关知识,整理家庭保单。
期待与您一起,探讨如何利用“保险”建立人生保障。 有兴趣一起经营保险事业的,请联系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