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县教育局、县科协联合组织开展的“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走进通羊三小,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盛宴。
活动伊始,该校校长徐唐健致开幕词,他表示,小学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梦想生成的地方,希望每一个学生从小能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做一个既具有科学理念,又具有科学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攀登。县科协主席吉细满发表讲话,她指出,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保障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工程。她希望,每个青少年在参与活动、参与实践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体验,从而领会科学、感受科学、走近科学,进一步增强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随后,湖北省电教馆首批创客教育指导教师孔艳玲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青少年人工智能讲座。孔艳玲鼓励孩子们畅想机器人未来可以胜任哪些工作,并通过一个个生活中机器人为人类服务的实例,向孩子们讲解了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了解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阶段和分类,感受人工智能知识的魅力。
最后,志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到该校的创客教室,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技创作的乐趣。在“编程体验区”中,志愿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编程,编程的意义和作用,并指导孩子们如何制作简单的编程。在“智能农场体验区”中,孩子们手脑并用,认真研究,互相合作,将一个个小模块、小组件小心翼翼地拼装起来,遇到问题也毫不气馁。“看!我的灯亮了!”孩子的脸上露出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哇!太神奇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闪烁着紫色光芒的小灯泡,孩子们纷纷感叹自然科学的奇妙,同时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该校表示,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还激发了孩子们乐于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实践体验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美好,点亮了孩子们科技创新的梦想。
来源:通山教育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