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隐水村“共享农机”助农秋收“好丰景”
9月21日,走进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千亩有机再生稻喜获丰收,只听见远处传来轰鸣的机械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成串的稻穗被收入机 仓,农民纷纷在田埂上忙碌。
“今年村里有了共享农机,2亩地半个小时就收完了。才花了180元,省时又省力!”隐水村种粮大户方家旺高兴地说。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成本投入,隐水村在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多方整合资金40余万元,购置收割机、翻耕机,成立隐水农机共享合作社。
通过充分释放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红利,农机下田作业农户每亩只需90元,政府补贴30元。村民只要发一条微信或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共享农机上门服务。
据了解,隐水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耕地面积约1200亩,人均不足0.6亩。家家户户基本以满足口粮为主。农业发展粗放,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少量田地无人耕种。
去年,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狠抓粮食安全。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大力推行“二次流转”,支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承包200亩水田,复垦荒地80亩,种植绿色有机再生稻。
今年春,工作队积极协调县农业部门,争取水稻、玉米、红薯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约30吨,引导群众开荒种粮,村委会给予农资补助,充分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全村实现粮菜种植逾千亩。
秋粮要丰产,夏管是关键。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组织村干部采用“步巡工作法”,分组包片,带头下田,积极协调农技人员深入田头地块,精心指导农户做好水稻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面对严重旱情,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挖井开渠,引水灌溉。针对一些外出务工家庭无暇打理农田,村委会组织种粮大户就近协管,全力防灾减灾,确保稳产增收。
目前,全村共享农机已开展服务48次、120小时,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收成约70万斤,相比去年,稳中有增。
文章来自: 咸宁新闻网
|